新生兒的肌膚只有成人肌膚厚度的三分之一,格外嬌嫩敏感,因此在成長過程中,常會出現一些讓爸媽手足無措的皮膚狀況。別擔心,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最常見的四種新生兒皮膚問題,並提供簡單的照護指南,讓你輕鬆應對!
1. 脂漏性皮膚炎 (Cradle Cap)
什麼是脂漏性皮膚炎?
這是一種常見於新生兒頭皮、眉毛或耳後,黃色、油膩的皮屑或結痂。它通常在出生後幾週內出現,並在幾個月後自行消失,不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。
如何處理?
輕微的脂漏性皮膚炎不需要特別處理。若皮屑較多,可以每天用溫水幫寶寶清洗頭皮,並用嬰兒專用軟毛刷輕輕刷洗。洗頭前,也可先用少量嬰兒油或凡士林按摩頭皮,軟化結痂後再清洗,但切記不要過度用力摳抓。
2. 尿布疹 (Diaper Rash)
什麼是尿布疹?
尿布疹是寶寶最常見的皮膚困擾之一,主要發生在臀部、大腿內側及生殖器附近,通常是因長時間接觸潮濕的尿布、尿液或糞便,導致皮膚發紅、發炎。
如何處理?
預防勝於治療!勤換尿布是首要原則,保持寶寶屁屁乾爽最重要。每次更換時,用溫水或濕巾溫柔清潔,並等待皮膚完全乾燥後再穿上新尿布。若發現輕微發紅,可以選擇含氧化鋅成分的「屁屁膏」,在清潔後薄擦一層在皮膚上,形成保護膜,隔離濕氣與刺激物,有效舒緩並預防尿布疹惡化。
3. 痱子 (Heat Rash)
什麼是痱子?
痱子又稱「熱疹」,是因環境悶熱、汗腺阻塞,導致皮膚出現一顆顆紅色的凸起或小水泡。通常出現在寶寶脖子、背部、胸部等容易流汗的部位。
如何處理?
保持涼爽是解決痱子的關鍵。讓寶寶待在通風良好的環境,避免穿著過多衣物。洗澡水溫不宜過熱,洗完後用毛巾輕輕拍乾,讓皮膚自然風乾,避免使用痱子粉以免堵塞毛孔。
4. 異位性皮膚炎 (Atopic Dermatitis)
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?
這是一種與遺傳、過敏體質相關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。寶寶皮膚會變得乾燥、粗糙,常伴隨強烈搔癢感,在臉頰、四肢關節處特別明顯。
如何處理?
異位性皮膚炎的照護需要長期抗戰。除了避免過敏原,日常保濕是重要關鍵。洗澡水溫不宜過高,洗後立即用毛巾輕拍吸乾水分,並在三分鐘內塗抹足量的「嬰幼兒保濕產品」,例如:修護霜或乳液,幫助肌膚鎖住水分,減少乾燥與搔癢。
結語
照顧新生兒的皮膚是一趟甜蜜又充滿挑戰的旅程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新手爸媽們更了解寶寶的肌膚狀況,少一點焦慮,多一份安心。記住,耐心、細心以及選擇適合的寶寶保養品,都是守護寶貝嬌嫩肌膚的關鍵。如果還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留言,讓我們一起為寶寶的健康努力!